台灣即將邁入超高齡社會,不僅人口呈現老化,就連台灣屋齡超過30年的老舊住宅比例也超過全台50%!社會與住宅全面進入老化階段,不僅威脅居民安全,也影響都市競爭力與地方繁榮,尤其以台中、台北等六都會區為甚。
雖然自辦都更降低了門檻,但民眾在啟動過程中,往往因初期困難、層層關卡及冗長的時間耗費而卻步,導致許多計畫停滯不前。目前已有業者開發出「自主都更AI快易通」平台,該平台整合了政府資訊,將繁瑣的資料簡單化,可有效減少居民因都更流程複雜而裹足不前。
「自主都更AI快易通」平台具備即時查詢、土地坪效試算與更新範圍分析等功能,還能提供透明的房屋重建成本資訊。即便住戶選擇與建商合作,也能清楚了解利潤分配情況,避免因資訊不對等而降低意願。
「自主都更AI快易通平台」透過AI科技,將政府資訊整合並簡化流程,協助居民解決重建困難,成為破解老舊建築更新困局的有力工具。目前,該平台開發也獲得經濟部的補助支持。
不動產教育發展協會理事長楊銀宗指出,「自主更新」已逐漸成為住戶的新選項,因為其利潤能直接回饋住戶自身。台灣首創的「自主都更AI快易通平台」問世後,讓住戶可實現「自己家園自己蓋」的目標。
楊銀宗進一步表示,台北市約有7成建築為老屋,一個都更案往往涉及數十、甚至上百戶居民。由於住戶擔心利益被建商瓜分,對都更計畫多持觀望態度。「自主更新」則能有效解決這一問題,住戶可成立更新會,自行發包重建,避開建商25%至30%的抽成利潤,將收益完整留給住戶。
房地共利網工程師李文顯補充,住戶只需輸入地籍資料,平台即可自動整合數據,試算重建坪效,並評估案件成功率,提升住戶推動危老重建的信心。該平台不僅提高資訊透明度,還大幅縮短推動時間。